4
星巢網絡科技logo
您當前位置:首頁 > 星巢圈 > APP開發資訊 > 偽風口翻身記:被嘲笑的共享充電寶與被質疑的在線教育

偽風口翻身記:被嘲笑的共享充電寶與被質疑的在線教育

發布日期:2020-05-06 18:24 來源:星巢網絡科技官網 閱讀:1139

偽風口翻身記:被嘲笑的共享充電寶與被質疑的在線教育

發布日期:2020-05-06 18:24

過去幾年,O2O、共享、大數據、AI等詞,代表著最新商業模式、生產力,無數資本和人才被風口吸引、裹挾,共同造就時代浪潮。

時至今日,新經濟已經滲透進每一個普通人生活的毛細血管中,在享受極致效率的同時,面對浪潮中的遺骸,對新經濟價值的反思也逐漸涌來。

恐怕無法簡單用天使或是魔鬼來評斷新經濟,為此,「深響」對近兩年聲名最盛的風口進行復盤,看技術、資本和產業如何共同改變商業和生活。以期解碼內核,還原新經濟的本來面目。

 核 心 要 點 

  • 無根據的鼓吹中刮起的風口,總有被證偽的時候,判斷一個項目能否成功,最終還是要回歸模式與產品本身。

  • 共享充電寶沒有風口上的光環,反而踏踏實實掙到了錢;備受矚目的共享單車,卻在冒進與自大中終結了自己的命運,最終淪為巨頭附庸。

  • 在線教育經歷蟄伏之后,找到了“慢發展的教育”與“快發展的互聯網”之間的平衡,認真打磨產品,從而進入了良性發展。

  • 201907161125525026_33.jpg

直播、無接觸商業、人工智能,虛偽的風口各有各的虛偽,真實風口背后的成功原因卻大體相似。

共享單車受到追捧的那年,共享充電寶正在遭遇嘲笑,不過如今,二者命運已經大相徑庭。

陳歐收購街電時被一邊倒地不看好,現在這項業務卻成了聚美優品的救命稻草。

4 月 15 日,聚美優品從紐交所黯然退市,截至前一日,其總市值為2. 27 億美元,與最高時相比市值蒸發近96%。據聚美優品財報, 2017 年至 2018 年,其電商業務營收從56. 3 億元下降至33. 6 億元,以街電業務為主的“服務及其他”部分收入1. 8 億元上升至9. 3 億元,占總收入比例從3.1%上升至21.7%。

此外,多方信息顯示,美團點評也正在全國各地區大力布局共享充電寶業務。一位美團共享充電寶工作人員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,美團的共享充電寶業務已經準備了半年,并在今年 3 月份正式成立,目前有一兩千人,且還在進行招聘擴張。

共享單車的神話破滅了,但共享充電寶這個曾被嘲笑的風口,正越刮越勁。

經歷過起起落落的風口除了共享充電寶還有在線教育。

2014 年時,隨著YY推出 100 教育,用互聯網顛覆傳統教育行業的呼聲高漲,一年內超 44 億人民幣的資本涌入這一賽道,但卻始終沒有一家成功破局的企業出現。僅在一年后, 100 教育高管動蕩、營收令人失望,“小龍女”龔海燕先后三次創業接連失敗。

隨之而來的是資本退潮,在線教育蟄伏。

直到 2017 年,風云再起,猿輔導、VIPKID等初創企業掀起融資大戰,滬江、新東方在線兩家老牌企業開啟IPO進程。此后兩年,在線教育一路高歌猛進,在 2019 年暑假,行業正價課付費用戶數已從十萬量級提升到百萬量級。

再到 2020 年,疫情迫使教育行業完成線下到線上的轉型,在線教育的火熱已無需多做贅述。

在歷史的進程中,有諸如共享單車這樣的風口從高處墜樓,但也有一些風口在質疑聲中扭轉乾坤。這些風口為什么能復活?又是怎樣的風口才能真正立住呢?從共享充電寶和在線教育的故事中,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啟示。

被嘲笑的風口

2015 年至 2017 年,共享概念炙手可熱,似乎只要在萬事萬物前加上共享二字,就成為了風口,也特別容易拿到融資。這其中有兩個項目最受關注,一個是被認為顛覆了城市出行方式的共享單車,一個是王思聰放話“能成就吃翔”的共享充電寶。

共享充電寶最早由一個叫“來電”的團隊孵化,緊接著街電、云充吧、小電、怪獸充電等品牌迅速跟上。彼時,共享單車的瘋狂融資戰還未結束,不愿錯過共享風口的資本們又爭相恐后地涌入共享充電寶。

據獵鷹創投合伙人李圓峰估算,共享充電寶市場容量只有共享單車的1/5,但從 2017 年 3 月 31 日充電寶密集露面,到 5 月中旬的 40 天內,就發生了 11 筆融資,共 38 家機構入局,融資金額約 12 億元,這是 2015 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所獲融資額的 5 倍。

陳歐主導下的聚美優品也在此時入場。時年 5 月,聚美優品以 3 億元控股街電60%,陳歐出任街電董事長, 8 月,聚美優品宣布完成對街電的收購。

陳歐在微博上公開投資街電的消息后,王思聰在朋友圈公開表態:“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,立帖為證?!?/strong>

2020050608562846170.jpg

隨后,陳歐在微博回應稱,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,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。

2020050608562846171.jpg

時至今日,只要有任何有關共享充電寶的新動態發生,這場“吃翔”賭約都會被拿出來調侃。無疑,共享充電寶不僅做成了,而且活得還不錯,王思聰當年的論斷是過于武斷了。

但在當時,與王思聰一起唱衰共享充電寶的聲音不絕于耳,主要從市場需求、盈利能力方面駁斥其商業模式的合理性。

曾投資摩拜單車的熊貓資本合伙人毛圣博分析認為,共享充電寶沒有什么特別大的需求,首先是因為持有成本實在太低了,買一個充電寶只需要幾十塊錢,另外共享充電寶替代方案很多,并且流動很麻煩。

梅花創投曾是河馬充電的投資方之一,但在資本大量入場之后,其創始人吳世春認為在商家收取高昂入場費的情況下,每一個投放進去的充電寶都是賠錢的,財務模型跑不通,于是立即勸服河馬停止項目、清算退出。

吳世春在當時分析說:“這個行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門檻太低,過剩嚴重?!彼J為,相比單車市場,共享充電寶是一個不大的市場,容量相對小,一旦很多創業公司涌進這個市場,就迅速變得無利可圖。此外,從技術角度來看,這種鋪出去的硬件很難升級,靈活性差。

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曾在 2017 年 8 月公開表態稱:“共享充電寶我認為也是做不起來的,盡管那個共享充電寶的老總我認識,但是認識也是做不起來的?!?/p>

既然資本普遍持不看好態度,為何共享充電寶的融資速度又如此之快?

據來電項目的融資顧問分析,很多投資人都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投資共享充電寶領域。“行業走紅后,冒出來很多新項目,早期投幾百萬對于這些機構來說問題不大,相比考慮項目價值,他們更多在博未來退出機會?!?/p>

可以說,在行業大咖公開表態、輿論幾乎一邊倒的情況下,當時的投資者們,無論參與共享充電寶的融資與否,真正相信共享充電寶能成功只有極少數。“偽風口”的標簽被戳在了共享充電寶的機身上。

共享充電寶是一誕生就爭議不斷,在線教育卻是在輝煌之后又跌落谷底。

2014 年創業者與資本都爭先恐后擠入在線教育賽道,但即使是自帶光環的 100 教育和龔海燕,都未能給市場帶來驚喜。

2015 年,互聯網教育研究院對 600 家在線教育企業調查的結果顯示,有71%的公司處于虧損狀態,13%的公司處于持平狀態,能夠盈利的公司只占16%。研究院創始人呂森林還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“ 2016 年是(在線教育)泡沫開始破滅的一年,倒閉潮將成為常態”。

明星公司先后折戟、虧損率極高,面對這樣的市場狀況,資本熱情迅速降溫。

猿輔導創始人曾感嘆,“確實很多投資機構都曾經有過一個傷心的投資在線教育的故事,很多機構都有過,大家都暢想過在線教育,但是確實一次次失望?!?/p>

讓資本失望的根源在于,教育本身是一個需要慢下來的行業,這與互聯網一貫追求速度的打法天然相悖。

初期,在線教育平臺沿用互聯網高舉高打的模式,通過大量融資快速實現規模擴張,卻忽略了更為本質的教育質量問題,即便采用低價策略也無法讓學生與家長產生認同。猿題庫等工具類應用,雖然能更容易的聚集用戶,但卻苦于遲遲找不到變現途徑,依舊無法構建盈利閉環。

呂森林提到:“ 1 年到 2 年磨模式, 2 年到 3 年做規模, 5 年到 6 年做盈利,真正做得好的教育公司都在 10 年以上?!睂⒔逃龔木€下搬到線上,是對教育形式與渠道的改造,教育的內容與質量不該有簡化和改變。

因此,在線教育企業很難實現快速盈利。它們與線下教育一樣,也需要長時間的成長,需要在教研、產品、技術等方面上進行打磨。而資本的逐利性,使其很難有耐心等待一個項目緩慢的發展與成長。因此,在 2015 年之后,資本與媒體都普遍認為在線教育泡沫已經破滅。

對偽風口的吹捧會加速他們走向滅亡,對真實風口的質疑,反而會讓從業者更加冷靜理性。只要需求存在,模式合理,該爆發的風口總會爆發。于是,這些曾跌落谷底的風口,又復活了。

風口背后的核心

風水輪流轉,市場已經證明,飽受爭議的共享充電寶與在線教育并不是偽風口。

共享充電寶沒有風口上的光環,反而對每一步發展都更加慎重,在共享經濟大敗退的浪潮中存活了下來,并踏踏實實掙到了錢。

在智能手機時代,用電需求是剛性需求。據艾瑞咨詢發布的《 2020 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分析報告》, 2019 年,中國共享充電寶租賃交易規模達到79. 1 億元,呈現141.3%的高速增長,且除了受疫情影響的 2020 年,未來幾年行業仍將保持50%-80%的高速增長趨勢。

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經過幾年發展,共享充電寶對用戶習慣的培養相對成功,也印證了共享充電寶市場的合理性。

此外,共享充電寶的盈利能力也已得到驗證,艾瑞報告中提到,直營模式下, 2019 年共享充電寶TOP4 毛利率均值近25%。

這一方面是因為共享充電寶租金價格的調整,在 2019 年下半年,共享充電寶已普遍告別了 1 元時代,租金普遍上調,最高達到了 8 元/小時。另一方面是因為,共享充電寶產品成本、室內場景下損耗程度及維護費用都較低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020050608562846172.jpg

資料來源:艾瑞咨詢

反觀曾被寄予厚望的共享單車,在背后巨額資本的支持下,各品牌以不計成本的投入進行擴張,并展開激烈的價格戰。

共享單車的鬧劇最終以ofo資金鏈斷裂、摩拜被美團收購結束?,F在,市面上仍存的主要共享單車品牌哈啰、摩拜、青桔,實質上都是阿里巴巴、美團、滴滴三家巨頭的附庸。共享單車已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性,也失去了曾經的明星光環。

但從市場需求層面來說,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都有存在的合理性。但不同的是,它們一個在過度的鼓吹中變得冒進與自大,在惡性競爭中毀掉了自己的未來;一個因質疑與嘲笑而變得更加審慎,堅持穩步發展并成功存活至今。

從某個層面上講,正是所謂的“風口”將他們推向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,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企業,贊譽比批評更容易讓人障目。

在線教育的故事同樣說明,有時“低潮”比“風口”更有機會。

在線教育從 2017 年開始再次收獲市場認可,將其與 2014 年風頭正勁時的發展模式做對比,可以發現,最大的變化在于創業者開始回歸教育本身,并不斷進行產品打磨。

VIPKID創始人、CEO米雯娟曾介紹說,平臺成立初期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來打磨產品,“讓投資人的小孩來體驗,前四個學生中有三個都是投資人的孩子,也跟一些實驗班的家長溝通”。

猿輔導創始人李勇在 2017 年接受采訪時也提到,雖然從成立之初便瞄準了K12 領域,但猿輔導團隊建成為規模用戶所接受的深度在線教輔產品,也歷經了五年時間。在這五年間,猿輔導通過研發相應課程,擺脫了拍照搜題的工具產品定位,進而建立起穩定的商業模式。

在新東方投后管理分享會上,俞敏洪總結過去教育企業所踩過的坑后,也強調說做教育的公司一定不要把上市作為目標,而是要把產品和服務打磨好。

將產品打磨放在首位,這逐漸成為了從業者的共識,在線教育也就終于找到了“慢發展的教育”與“快發展的互聯網”之間的平衡,走向良性發展。

2020 年,疫情催化劑下,在線教育風口又刮起,耐心打磨過產品的企業趁勢起飛。

以K12 領域為例,藍鯨教育智庫數據顯示,作業幫于今年 2 月末用戶突破億級規模,達到約1. 2 億,月活環比增幅高達45.18%,是去年同期的1. 5 倍;猿題庫、樂教樂學兩家APP也強勢增長,在 2 月份擠進用戶規模千萬行列,其中,猿題庫用戶規模更是翻了 3 倍之多;猿題庫老師版在第一季用戶翻近 8 倍,學而思網校用戶也翻了近 6 倍。

對這些企業而言,無論市場風向如何,保持本心,回歸業務與產品本身,才是長久的安身立命之道。

而對創業者與資本方而言,擺脫輿論的影響,對商業模式、盈利模型及產品本身做理性的拆解與思考,才是辨明真偽風口的唯一途徑。

“在風口上,豬也能飛起來”,這句雷軍的名言還可以有第二個版本——在市場的熱度與資本的鼓吹中,任何風口都能刮起來。

但被風吹起的豬若沒有翅膀,總會有摔落下的一天;無根據的鼓吹中刮起的風口,也總有被證偽的時候。

這揭示出一個商業的本質,即風口能否立得住,最終考驗的是產品、模式本身,任何違背常識的鼓吹都無法讓風口站穩,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把事干成。


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